成都市于10月30日公布了第一批次63项堵点治理任务清单,旨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,提高市民出行效率。以下是该清单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:
堵点治理任务清单的背景近年来,成都市私家车数量激增,汽车保有量已达到687万辆,成为全国汽车保有量最高的城市。全市日均汽车出行总量约427万辆,交通出行需求与道路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。成都市通过实施路口提效、路段提速等方式,虽然实现了路网运行能力基本可控、城市通勤时间逐渐缩短,但空间资源供给不合理、交通出行方式不平衡、管理治理手段不精细等问题依然存在。
主要治理措施1. 精细管理项目(33项) 重要堵点“一点一策”治理:通过科技赋能,合理分配道路资源和通行权,进一步优化公交线网、站点、专用道等设置,加强占道施工日常监管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,引导驾驶人员养成良好驾驶习惯。 具体实施区域:包括华西医院片区等。
2. 小微整治项目(30项) “短平快”工程改造:通过局部工程改造,优化调整影响通行效率的隔离设施,逐步消除道路“肠梗阻”,提升道路通行效率。 具体实施区域:包括火车南站高架桥底层(长寿路口)等。
3. 提升服务水平 优化公共交通运行体系:持续推动地铁公交“两网融合”,量身打造更多“通学公交”“定制公交”“赛事公交”服务,鼓励市民绿色低碳出行,让公共交通分担更多出行需求,缓解城市交通拥堵。
治理思路成都市明确“科学治堵、高效治堵、开门治堵”的工作思路,成立了由市领导牵头、多部门协同的常态化治堵工作专班,广泛听取群众建议,定期梳理、动态发布治堵任务清单并滚动实施。
市民参与成都还广泛邀请市民全过程参与治堵工作,通过“市民代表走进12345热线”“进企业、进学校、进单位、进社区”等活动,收集市民诉求意见,邀请市民建言献策,欢迎市民监督体验,形成“开门治堵”的良好氛围。
通过以上措施,成都市希望逐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,提高市民的出行效率和舒适度。
成都首批63项堵点治理任务清单公布

多措并举缓解交通拥堵
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交通拥堵问题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难题。为有效缓解这一现象,成都市近日公布了第一批次共63项堵点治理任务清单,旨在通过精准治理、工程改造和提升服务水平等多维措施,切实改善市民出行体验。
一、背景:交通拥堵问题严峻,市民出行受阻

近年来,成都市虽然通过路口提效、路段提速等措施,初步实现了路网运行能力可控和通勤时间缩短,但交通需求与道路资源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。特别是在高峰时段,部分路段拥堵现象严重,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。为此,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,决定采取有力措施,切实解决交通拥堵问题。
二、公布首批63项堵点治理任务清单

成都市此次公布的63项堵点治理任务清单,涵盖了全市多个区域,包括武侯区华西医院片区、高新区剑南大道锦城大道路口等热门点位。这些堵点治理任务将根据经济实用、可行性强、快速显效的原则进行推进。
三、多维治理措施,精准解决交通拥堵

成都市此次治堵工作将采取以下多维治理措施:
精准精细治理:针对不同堵点,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理方案,提高道路通行效率。
工程改造治理:对部分拥堵严重的路段进行道路拓宽、交通信号优化等工程改造。
提升服务水平:加强公共交通建设,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,引导市民绿色出行。
四、市民参与,共同推进治堵工作

成都市强调“开门治堵”,积极邀请市民参与治堵工作。通过开展系列活动,听取市民意见和建议,共同推进交通治理工作。此举旨在让市民成为治堵工作的参与者和监督者,共同营造良好的出行环境。
成都市第一批次63项堵点治理任务清单的公布,标志着该市在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通过精准治理、工程改造和提升服务水平等多维措施,以及市民的积极参与,相信成都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,市民出行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