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高新区为了鼓励“工业上楼”,提升土地利用效率,推动产业项目向高层发展,日前印发了《成都高新西区工业用地“标准地”改革实施方案》。以下是该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奖励措施:
1. 背景与目的: 成都高新西区目前可用的工业用地资源趋紧,土地利用效率较低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高新区通过“标准地”改革,鼓励主导产业“工业上楼”,将工业用地容积率下限从1.0提升至2.0,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。
2. 改革内容: 精准设置入园指标:通过建立特色产业准入指标体系,提升产业项目准入门槛,推动“特色立园”。试点实施后,产业项目准入指标较2021年大幅提高,亩均固定资产投资强度、营业收入和税收均有显著增长。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:通过“工业上楼”模式,推动产业项目向上发展,增加更多空间载体,实现“控本增效”。 提高园区服务水平:推行产业项目“拿地即开工”,行政审批部门预审服务与土地供应同步推进,将建设项目从拿地到开工的周期由原本150天缩减至10天。
3. 资金奖励: 对符合条件的产业项目进行资金奖励,最高可达2000万元。通过真金白银的激励,引导产业项目“能上尽上”,提升土地利用效率。
4. 未来展望: 成都高新区将持续聚焦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,常态化为企业“解难题、优环境”,打造现代化电子信息产业园区,推动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高地。
该政策的实施,旨在通过提升土地利用效率、优化产业布局和提高服务水平,促进成都高新西区电子信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。
成都高新区推出“工业上楼”政策,最高奖励2000万元

近日,成都高新区为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,印发了《成都高新西区工业用地标准地”改革实施方案》,明确提出鼓励工业上楼,提高土地利用效率,并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资金奖励。
背景: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,工业上楼成关键

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,产业园区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、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然而,传统的产业园区在土地资源利用、产业布局、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。为解决这些问题,成都高新区提出“工业上楼”的发展战略,旨在通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,优化产业布局,提升园区服务水平,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。
政策:鼓励工业上楼,最高奖励2000万元

成都高新区的《实施方案》明确提出,鼓励主导产业工业上楼,提高土地利用效率。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,将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资金奖励。具体奖励政策如下:
对符合条件的项目,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资金奖励。
对项目实施过程中,提供政策咨询、项目申报、手续办理等全方位服务。
对项目竣工后,进行验收评估,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目标。
意义: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,提升区域竞争力

成都高新区的“工业上楼”政策,对于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提高土地利用效率:通过工业上楼,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,提高土地利用效率,降低企业用地成本。
优化产业布局:工业上楼有利于优化产业布局,形成产业集群,提升产业竞争力。
提升园区服务水平:通过提供全方位服务,提高园区服务水平,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。
推动区域竞争力: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,将有助于提升区域竞争力,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。
实施:多措并举,确保政策落地

为确保“工业上楼”政策落地,成都高新区将采取以下措施:
加强政策宣传,提高企业对“工业上楼”政策的认识。
设立专门机构,负责政策实施和项目申报工作。
优化审批流程,缩短项目审批时间。
加强项目监管,确保项目质量。
展望:打造世界一流电子信息产业高地

成都高新区作为四川省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承载地,正加快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电子信息产业高地。通过实施“工业上楼”政策,成都高新区将进一步提升产业园区发展质量,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贡献力量。
成都高新区的“工业上楼”政策,为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。相信在政策的推动下,成都高新区将实现产业转型升级,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